时间:2023-4-14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中科爱心救助 http://m.39.net/news/a_5972929.html?ivk_sa=1024320u

??

本文作者:岳小艺

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

?

国展论坛:华人德带你看碑刻

时间:年8月13日

地点:国家典籍博物馆金石拓片展厅

国家图书馆是国展论坛的第三站。8月13日上午开坛仪式结束后,小编就颠颠儿追随着华人德老师的步伐,一起阳光灿烂地看展览去~

先来介绍下华人德老师: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、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、江苏省文史馆馆员、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

中国书协展览部策划

哈哈,听完下午华老师的讲座《东汉隶书碑刻》大家会发现,其实很多“主人公”的化身——拓片,都出现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金石拓片展厅里呐,不如小编带你边走边说~

熹平石经残石

虽然在讲座中石经的内容一笔带过,华老师在展厅里还是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有关熹平石经的历史故事。

东代皇家藏书楼有“兰台漆书”,是当时朝廷对经书的标准本,有人为符合自己私家对经书的解释,花钱偷改漆书。鉴于此,蔡邕和其他文人,如杨赐、马日磾等上书给灵帝,要求正定六经文字。从东汉熹平四年()到光和六年()九年时间中刊刻了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鲁诗》、《仪礼》、《春秋》以及《公羊》、《论语》共七经,推算起来共有46块石头。

有人讲,石经的书写者是蔡邕。但其实在光和元年()他因罪流放北方(今内蒙一代),后来又亡命吴会(今江浙一带)12年,三年中完成29万字石经石头的选裁、经文的书写刊刻和校对,根本来不及。所传为蔡邕所书,大概也是因其名气最大吧!

熹平石经字体是当是工整的官书体隶书,又称“一体石经”,也是铭石书的代表之作。

莱子侯刻石

《莱子侯刻石》清拓本

下午讲座也讲到,西汉刻石的数量非常少,且有隶书刻字者又仅占其半,字数较少,目前能见到的也只有霍去病墓石题字、《杨量买山地记》、《五凤二年刻石》、《麃孝禹刻石》、《莱子侯刻石》等十余件。

《莱子侯刻石》又称《天凤刻石》等,刻于新莽天凤三年(16)。清杨守敬《平碑记》评云:“是刻苍劲简质,汉隶之存者为最古,亦为最高。”

展览展出的梁启超旧藏清拓本,还有饮冰室的题签和题跋哦!

袁安碑

袁安碑

《袁安碑》民国间郭玉堂拓本

东汉以隶书碑刻数量居多,存世的篆书碑刻非常少,有《袁安碑》、《袁敞碑》、《祀三公山碑》、《开母庙石阙铭》等,其中墓碑只有袁氏父子这两件,这与东汉立今文经学为学官有很大关系,宗师或举主去世后,其门生、故隶均要出钱为其立碑,从存世和著录的东汉墓碑碑文来看,碑主也几乎都是今文经学派。不过以篆书书写,也实属特例。

其实,碑穿在中间,也是蛮特别的~~

石门颂、

杨淮表记、西狭颂等

《西狭颂》清乾隆拓本

摩崖如《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》、《石门颂》、《杨淮表纪》、《西狭颂》、《郙阁颂》等都是官吏在兴修栈道、便利交通的重大工程完成后,所刻的纪念颂辞,这些纪颂皆刻于崖壁,与山壑互通气息,书法奇纵豪迈。

《石门颂》清乾隆拓片局部

摩崖是在天然的或者加以凿磨整治的崖壁上刻字,因为石面多不平整,所以摩崖上的字比较随意,看上去错落、避让。相比之下,《石门颂》摩崖石面较好,双刀刻字,还是比较整齐的。

樊敏碑

前人以为碑要到六朝时才作螭首龟趺,而东汉建安十年()三月立的樊敏碑,便是螭首龟趺。

(可惜本次展览木有展出碑额的螭首部分……)

此外,《樊敏碑》是少数列有撰书者之名的汉碑。因为立碑的目的是为了歌颂碑主事迹,碑铭一般由地位不太高的文吏所撰,也就不放在体例中了,和现在的观念很不一样。一般到唐代开始,尤其唐玄宗以后,都是请书法家或名家来写。

写的谁很重要,是谁写的就不重要了……

但是!

刊刻的石工却常常隶于碑末。为了永传后世,石刻的选择比较讲究,还要有专门的人去选石、采石,所谓“金石永寿”,石工的地位自然高一些了。

贾武仲妻马姜墓志

《贾武仲妻马姜墓志》民国拓本

  华老师讲,单设的石质墓志,刻于东汉延平元年()《贾武仲妻马姜墓志》便是最早的实物之一,形质成扁方形。展厅所展为民国十八年()出土于河南洛阳的初拓本,为首行“惟永平”三字未损。原石曾为罗振玉旧藏,今已毁。

  汉代的墓志形式不固定,后人所加的名称也多不同,有葬砖、墓志、柩(椁)铭、墓室题记等。

马上要告别汉代了~~别慌!

因为后面将是讲座里面……没有的!

慧成造像记

《慧成造像记》清乾嘉拓本

《慧成造像记》又称《始平公造像记》。虽然讲座中没有涉及,不过在这件展品前面,华老师停驻的时间还是蛮久的。

当讲解员介绍到这个造像记是罕见的阳刻,华老师嘴角微微上扬,立刻补充道:《马天祥造像记》也是阳刻,不过因为刻起来较难,阳刻的不多。

分分钟涨姿势!

这时,有细心的同学问到:“为什么造像记里错别字辣么多?”

华老师解释,造像记的刻工主要还是以造像为主,像龙门二十品一般都是刻成较大的碑的形式,有钱人可以花钱把整个洞口都造好。也有人花钱较少,就在边边角角找个空的地方,可算作龙门造像里的小品。

关于错别字,多是因为刻的人并不识字。北魏有很严格的规定,太武帝曾下诏奴仆和工匠不得识字,以此限制他们,不得考科举,世代子承父业。因而他们在刻字时完全是照着书丹的样子,先刻横再刻竖,例如一个“马”字,可能四个横刻完了,竖画就模糊了。

于是就漏刻了~

而有些造像记刻在洞顶,鲜有人特意爬上去校对,刻错了就刻错了,也就由他去了~

不过像一些大的造像记,比如龙门四品之一的《魏灵藏造像记》中也是有错别字的。

“造像记是怎么书丹的?”

华老师:都是直接书写到石头上。像始平公造像记的石头是竖的,并不能平放下来操作,所以按照我们书写的生理习惯,横画往右上倾斜,竖画往右下来,这便是魏碑体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
始平公造像记是最早一批刻的,太和十八年孝武帝才迁都洛阳,十九年修龙门石窟古阳洞,当是太和二十二年所刻。当时的洛阳因为常年战事,很多石工都流散了,孝武帝带去了一批好的工匠,刻得非常好,一横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,一点就是一个三角形,用最少的线条来表现笔画。后来在墓志中也盛行起来。

曹植碑

《曹植碑》清乾嘉拓片局部

一看到这件展品,便有爽朗的同学惊呼“这是我们老家的!”^_^

“不过它为什么这样写……”

呵呵,《曹植碑》又称《曹子建庙碑》,隋开皇十三年()刻,由篆、隶、楷三体兼书,有的字形还有点像……呃,符箓。

关于同一碑刻中书体的杂揉,华老师指出这可能是从道教来的。

故事有些长,简单说来就是,北魏一位自称是太上老君子孙的李谱文将《录图真经》传授于一位托言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的道士寇谦之,以辅佐北方太平真君(太武帝拓跋焘)。这个《录图真经》就是拿古文、篆书、隶书杂揉的样子写成的。寇谦之家族世代信奉天师道,后来寇家的两个子孙——寇治和寇偘(音“侃”)的墓志上,就出现了同样的情况。

当时的书法水准比较差,洛阳有三体石经,就模仿三体石经的样式来哄信道教的太武帝,反正仙人书嘛,文字内容形式都很深妙,一般凡人都看不懂…以此来推广道教。(详见华人德《论北朝碑刻中的篆隶真书杂揉现象》)

真是有点玄乎!

淳化阁帖

《淳化阁帖》明拓本

站在《淳化阁帖》前,“这是丛帖之祖”——讲解员的话音刚落,华老师便按耐不住娓娓讲起《淳化阁帖》祖本的故事~~

老师曾亲见上海博物馆购回的《淳化阁帖》祖刻原拓,并指出祖本应当刻于枣木而非石板。最有力的证据便是祖本上的“横裂纹”和“银锭纹”。

“横裂纹”的产生,是由于木纤维随树木生长为纵向,剖木为板,帖为横式,若开裂,纹理必为横向;而石板断裂,并没有一定的方向性,且狭窄处更易断裂。所谓“银锭纹”是为防止木板继续开裂而所加的木门,亦并非真的银质金属,而最好为同质,可以在受到干湿影响时与木板同步热胀冷缩,不会因此松动或崩开。(详见华人德《淳化阁帖版辩》)

不过,祖本目前分别为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所藏,展厅展出拓本为国家图书馆藏明代潘允谅翻刻贾似道小银锭本,想要亲见祖本,还真是要多多积攒RP以伺时机啦~~

最后谈到隶书的学习,华老师认为当以汉隶为最佳,唐隶不可学,清隶多是书画家所写,已失去原有趣味。不过不要只把有名的汉碑当范本,也可以从画像题记、墓志、崖墓题记、黄肠石等大家尚不太注意的小品刻石文字中得到启发,创造出自己的面目。

跟着华老师展厅里这么溜达一圈,原本寂静无声的碑帖似乎都变得生动而有故事了~听完下午讲座,更是印象深刻,受益匪浅。

再次感谢博学谦逊又爱笑的华人德老师!

以及中国书协国展论坛提供的机会和平台^_^

最后,不忘来一张典籍博物馆金石拓片展厅的近照~~没看过瘾的盆友可以继续来哦!

编辑:岳小艺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中国书法网shufa.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lianjiangliuxue.com/jst/jst/17445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