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给大家说一张牛方。为什么牛呢? 首先,从功效上讲,这是一个祛湿的方子,现在湿气重的人真是太多了,都说“十人九湿”一点也不夸张,最初小郎中对所谓湿气之说,一点都不感冒,认为哪有那么多的湿?肯定是商家为了卖货大肆夸张宣传,后来随着接触人越来越多,发现很多人确实湿重明显。 包括自己在内,以前跑来跑去闲不住,也没觉得所谓湿气重,现在活动少了,出去的机会也少了,慢慢发现自己也湿气越来越重。 在饭桌上十个人,如果能找出三两个舌苔正常那就算是中了大奖了。 这个方子叫“肾着汤”,跟肾又有什么关系呢?能补肾吗?当然不是。因为它能治腰疼。 中医说“腰为肾之府”,一提到腰疼,自然而地就把它和淤血联系到一起,却忽略了寒湿也是导致腰疼的重要因素,尤其是现在这个季节,天气闷热潮湿,寒气却渐渐苏醒,再加上很多人喜欢吹空调、喝冷饮,这行为,都是在助长寒湿的气焰,寒和湿勾结在一起,就容易沉淀在腰腹这个部位,引起腰痛、腰腹坠胀、大腹便便。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,就是因为趴在沙发上,吹着空调睡着了,醒来后腰就不敢动了。这人平时就湿气重,后来只喝了一剂肾着汤下去,第二天就好了。 另外,这个方子还能减肥,有人用这个方子祛湿,可是用了一段时间,发现大肚腩越来越小了,为啥呢?因为脂肪就是一团湿浊,湿气没了,大肚腩自然就小了。 最后,这个方子可谓“出身名门”,为什么这么说呢?这是一个经方,出自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,老粉们应该都知道,可不是随随便便拿出个方子都叫经方,只有医圣张仲景的方子,才有资格叫经方。 肾着汤原名叫甘姜苓术汤,因为专门治疗“肾着之病”,因此又叫肾着汤。 《金匮要略》记载:“肾着之病,其人身体重,腰中冷,如坐水中,形如水状……身劳汗出,衣里冷湿,久久得之,腰以下冷痛,腹重如带五千钱,甘姜苓术汤主之。” 张仲景一句话便将肾着汤的适应症介绍的清清楚楚: 湿气的特点就是重浊,所以水湿入体的人会感觉身体沉重;时间久了,腰腿当然会痛。 而肾着汤的使命就是来帮你把这些水湿、脂肪清理掉。 肾着汤:白术、茯苓、干姜、甘草。 白术和茯苓是一对祛湿的黄金搭档,为什么这么说呢? 如果家里的水龙头没有关好,水流的满地都是,这时候有两件事必须要做,首先关掉水龙头,断掉水的来源,其次,如果水流的太多,我们就要把水引到下水道,让它从下水道流出去。 脾主运化,如果脾的运化能力不足,形成的水液得不到合理运用,停留在身体里,变成病理性的水湿,所以中医说“脾为湿气的源头”。 白术补脾胃之气,可以让脾胃变得强壮,让脾胃运化有力,脾胃运化好了,就能把身体的水液合理分配。 如果说,白术在上游杜绝湿气的来源,那么,茯苓就是在下游泄洪排水。 我们经常把茯苓比作水利部部长,你看它一出马,就能通开一条沟渠,那水湿就顺着沟渠排出去了。人体的排水沟是哪里呢?对喽,就是膀胱。茯苓把身体的水湿引到膀胱,最后再通过小便把水湿排出去。 白术和茯苓通力合作,分工明确,白术是总指挥,茯苓赤膊上阵,亲自动手疏通沟渠,一项浩浩荡荡的工程就这样展开了。 湿的问题解决了,寒的问题交给谁来处理呢? 在众多的温阳药里面,干姜对脾胃最友好,辛热的干姜,给脾胃增添热量,让脾胃暖和起来。 前面的三位大佬,在技术上,已经将湿邪和寒邪收拾的落荒而逃了。但是,一山不容二虎,何况是三位,若是大佬们意见不和,不能齐心协力怎么办呢? 这时,有药中国老之称的甘草就要出场了。它既像一位军师,又像一位粮草官。它给三位大佬将能量补足,并振奋其士气,令它们齐心协力,同仇敌忾。 三味药一受到甘草的鼓舞,便士气大增,共同将那些寒啊、湿啊打的落荒而逃。 所以,甘草这位“和事佬”,看起来并未出力多少,但它的作用却是无药可及的。 这个方子非常简单,仅有的四味药,都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,而且药性平和,辩证思路清晰,只要抓住湿和寒这两点,就可以大胆用这个方子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lianjiangliuxue.com/jst/jst/18206.html |